微信公開課第三季首站深圳開講
今日,微信公開課第三季首站在深圳市民中心正式開講。首站公開課“互聯網+,連接智慧想象”為主題,由微信團隊攜手深圳特區報、騰訊大粵網聯合舉辦。
在活動現場,微信公開課講師團的三位講師分別闡述了微信+的連接能力:微信搖電視平臺開放為傳統電視媒體和觀眾帶來的價值和可復制的標桿意義;微信企業紅包全面開放的巨大潛力以及微信智慧城市服務的推進計劃。
同時,央視、周大福、廣州公安、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和武漢水務也在公開課現場從自身應用現狀出發,分享了各行各業與微信如何做加法,加速擁抱移動互聯網,構建全新商業形態和服務模式。
“+能力”解讀1:微信搖電視平臺開放注冊
“作為家庭、客廳、電視場景的最高效連接方式,我們將全面開放搖電視接口”,微信開放平臺業務部副總經理胡仁杰在現場表示,希望借助微信搖電視平臺的開放注冊,和眾多傳統電視媒體一起,探索如何應用新興的移動互聯網手段,將觀眾留在電視機前,最終實現跨屏融合。
事實上,搖電視的應用在早前的羊年春晚中已贏得開門紅。1臺晚會,4次口播,8.1億次的互動峰值,110億次的總互動,今年春晚,在微信與眾多品牌主之外,央視也收獲了一次改寫媒體傳播歷史,創造互聯網數據交換記錄峰值的契機。中央電視臺廣告中心市場部副主任佘賢君在現場表示,通過央視春晚與微信的合作,央視也找到了臺網互動成功的秘訣,即“號召力+誘因+方便”:節目的號召力與時間點的把握、互動模式的便利缺一不可。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視也首次在兩會報道中使用了微信“搖一搖”功能,有370萬觀眾通過“搖電視”直接與節目里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共議國是。央視主播張泉靈在節目中說:“雖然在這兒搖不出紅包,但是我們有很大的機會搖出共識,而共識是未來社會最大的紅包。”
迄今,已有50多家電視臺的近百個節目相繼接入了“搖電視”,用戶觀看電視的方式正在被改變。“搖電視”,正在成為電視媒體與用戶之間新的連接點和互動平臺。
活動現場,珠寶品牌周大福的案例分享則展示了微信“搖一搖“的另一種力量。春節期間,周大福線下240余家門店參與了活動通過搖周邊向用戶派發新春禮券和實物禮品。據統計,春節期間,周大福線下門店與用戶產生互動逾10萬次,所派發禮券核銷率高達63%,遠超同類活動,拉動銷售近億元。
“+能力”解讀2:微信紅包向企業全面開放
“今年春節,微信搖紅包以一個‘搖手機即可參與搶紅包’的極簡操作,將產品與傳統年俗精密相‘+’,非常應景地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并順應了天時地利,因此最終達到了‘人和’,這也是微信紅包再次大獲成功的秘訣。“微信團隊在現場表示。
2015年除夕,春晚與微信紅包共同引爆了一場全民狂歡。春晚直播期間,微信搖紅包的互動總量達110億次。在微信紅包頁面醒目位置出現的是陸金所、伊利、泰康、京東等品牌LOGO,眾多品牌贊助商借微信搖一搖,雖未登上春晚熒幕卻與春晚各種互動引導相配合,依然獲得了極大的品牌曝光量和互動效益。
“現在,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來,因為微信紅包正式向企業全面開放了!“微信團隊在現場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這也意味著,有更多企業、更多品牌能夠借助微信紅包,直接觸達用戶,傳統的單向信息傳遞模式也將被改變,取而代之的是能帶來更多驚喜的新玩法。
“+能力”解讀3:微信智慧城市的加速推進
從全國第一個微信智慧城市落地羊城廣州,短短三個月時間,微信智慧城市相繼落地深圳、佛山、武漢,并快速向全國各大城市鋪開。目前,微信智慧城市已累計提供服務900萬人次。
2014年,“廣州公安”成為第一批接入微信“城市服務”的政府部門,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便捷服務,市民只要輕觸手機屏幕,就能完成路況實拍、車輛年審預約、機動車快撤理賠、身份證/出入境業務預約等23項業務查詢,及5項業務預約和21項網辦服務。目前通過微信,廣州市民可以輕松辦理包含醫療、交管、交通、公安戶政、出入境、繳費、教育、公積金等17項業務,“廣州的微信‘城市服務’上線三個月來,已經服務了近百萬市民。”作為全國首個接入城市服務的水務服務機構,武漢水務則在微信上為1000多萬武漢市民提供了貼心、及時和便捷的水務2.0式服務。
在現場,微信團隊表示,通過簡化流程、整合服務及微信連接能力的逐步升級,微信城市服務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
微信+醫療——增進醫患之間關系,平均為患者節省就醫時間50%。
微信+交通——提供精細道路信息查詢,為大城市上下班、節假日高速出行保駕護航。微信+公安——公安一百多項便民服務,40%預約辦理來源微信渠道。
微信+政務辦事——廣州、深圳、佛山城市服務為市民提供近300項便民服務。
微信+公共事業繳費——足不出戶,微信繳費。
據悉,目前微信公開課第三季長沙站、成都站的報名也即將啟動,而2015年,微信公開課還將把微信官方團隊和優質行業案例帶進沈陽、上海、南京、寧波、西安、重慶、武漢、鄭州、福州、溫州、北京、杭州、青島、蘇州、常州等全國近20個城市,與各行各業一起探討“互聯網+”帶來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