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33億入主恒生電子被疑壟斷
4月3日,又一則關于阿里或是馬云的并購傳聞塵埃落定。浙江融信以近33億元的代價,取得恒生集團全部股權,從而間接持有上市公司兩成股權,成為其新任控股股東。而擁有浙江融信99%股權的馬云,即將成為恒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恒生電子,一個涉足國內全金融產業鏈的信息服務商;馬云,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支付寶創始人,其龐大的金融野心又一次顯露無疑,二者的強強聯手,在互聯網和金融兩界掀起波瀾。
事件
馬云公司現金收購恒生集團
據恒生電子昨天發布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杭州恒生電子集團17名自然人股東已與浙江融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購買協議》,后者擬以現金方式受讓恒生集團100%股權,合計交易總金額約32.99億元人民幣。
交易完成后,浙江融信將通過恒生集團持有恒生電子20.62%的股份,成為恒生電子的新任控股股東,恒生電子創始人及現高管團隊仍合計持有恒生電子約10%的股份。
資料顯示,此次收購恒生集團股份的主體浙江融信,系馬云控股的內資有限責任公司,馬云個人持股高達99.1365%。
這一公告,側面證實此前市場關于阿里并購恒生的傳聞。昨天,恒生電子刻意強調,除馬云在阿里巴巴集團擔任董事會主席之外,浙江融信與阿里巴巴集團并無股權或控制或被控制關系。
分析
恒生電子是誰
那么,讓馬云豪擲33億元入主的恒生電子,究竟何方神圣?
根據官網的介紹,恒生電子總部設在杭州,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全牌照”IT服務公司。恒生IT金融系統幾乎協助各大金融機構掌握和管理其重要商業數據,堪稱金融數據服務細分行業產業鏈內的壟斷企業。恒生電子2012年的年報顯示,恒生電子在基金、證券、保險、信托資管領域核心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93%、80%、90%、75%,在證券賬戶系統、證券柜臺系統、銀行理財業務平臺、信托核心業務平臺、期貨核心系統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57%、43%、85%、41%、42%。同時,恒生系統還中標了上海清算所綜合業務系統。
去年以來,在互聯網金融的滾滾熱潮中,看上恒生電子的并非只有馬云這樣的戰略投資者。截至恒生電子2013年三季報,持有恒生電子的基金機構為37家,共持倉2.06億股。到了2013年基金年報,持有恒生電子的基金機構上升到75家,共持倉2.11億股,增長趨勢驚人。
反響
恒生+阿里 被疑壟斷
這是一場令業界不安的并購。
盡管此次恒生披露,即將成為恒生電子實際控制人的是馬云而非阿里巴巴,但在多數人看來,這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外界早已將之視作未來阿里金融序列之中一環,恒生電子所能帶來的龐大數據、其獨特的地位和資源遲早會被阿里充分利用。
按照恒生電子的年報數據,在金融軟件這樣一個看似競爭激烈的行業,恒生電子以其超高市場占有率,一直以來在行業內享有超高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如今阿里迎娶恒生,相當于掌握了絕大部分金融機構的后臺。此前有聲音質疑,收購方的胃口不僅是恒生的金融電子平臺,或許還包括恒生的后臺數據資料,據此分析金融客戶的交易行為,成就阿里金融大數據夢想。對此,浙江融信昨天在公告中澄清,恒生電子只是向金融機構提供金融IT軟件,公司與公司的技術、維護、工程人員不可能獲取、更加不可能泄露金融客戶的數據,金融數據的儲存與產權完全歸客戶控制與所有。
觀點
馬云搶跑金融IT競賽
對于馬云出手控制恒生,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筆“搶入口式的并購”,借助恒生電子,阿里不僅能獲得金融IT領域的經驗與技術,更為重要的是在與百度和騰訊的競爭中搶到了新的入口,一攬子對接上了恒生電子深耕市場20年所服務的內地絕大多數基金、券商和其他金融機構客戶,業務也從“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演進到了“金融互聯網”基礎設施創新階段。與此同時,此舉還為A股市場造就了一只貨真價實的“阿里概念股”,料將掀起金融IT領域新的一輪“軍備競賽”。
新聞內存
上市前的并購故事
今年3月17日,恒生電子因重大事件停牌,3月16日的下午,國內炙手可熱的阿里巴巴正式啟動集團整體在美上市事宜。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阿里巴巴突然加快并購步伐。3月31日,阿里與銀泰商業雙雙宣布,阿里巴巴將以53.7億港元戰略投資銀泰商業,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構造一套打通線上線下的未來商業基礎設施體系,并對全社會開放,幫助推動實體商業與互聯網經濟的雙向融合。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連續出手文化中國、佰程旅行網、高德地圖、美國Tango、銀泰商業,交易額總計超過百億人民幣。而若回望阿里過去一年來的動作,更稱得上大魚小魚通殺,或入股或直接收購了超過10家規模不小的公司,動用資金逾20億美元,其中包括社交方面的陌陌、新浪微博、美國TANGO;O2O基礎應用高德地圖、打車應用快的、中信大數據;音樂方面的蝦米網、天天動聽;金融方面則投資眾安保險、天弘基金等;文化方面并購文化中國,出手娛樂寶……
業界普遍預計,阿里估值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當然,在上市之前,阿里極有可能將更多的資產包裝進來,以供資本市場想象。“只要有價值,馬云都會考慮收入囊中”,并購越多,故事也就越精彩。